吕友清大使在坦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从“坎儿井”到“母亲水窖”》
——干旱地区的中国人民如何解决吃水问题
2016-06-16 00:53

        回顾生物进化和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干旱不仅导致许多生物遭受灭顶之灾,而且也曾给人类文明发展带来许多挫折。古希腊文化中心之一迈锡尼历经几个世纪的繁荣文明,而公元前1200年前后的一场大旱以及随后引起的饥民暴动使其沦为废墟,迈锡尼文化也随之湮灭。进入近代以来,旱灾带来的危害更令人触目惊心。据统计,20世纪世界发生的“十大灾害”中,地震有3次,台风和风暴潮各一次,而旱灾高居首位,有5次之多。其中1968至1973年的非洲大旱涉及36国,受灾人口2500万人,逃荒者逾1000万人,死亡人数达200万以上。 
       中国也是旱灾的高发国家,上面提到的本世纪世界五大旱灾中,有三次是发生在中国。特别是中国西部和北部地区降雨稀少,分布不均,且蒸发旺盛,许多地方年降雨量仅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11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3.7%。为应对自然挑战,建设美好家园,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开展了可歌可泣的抗旱斗争。他们因时因地制宜,勤劳刻苦,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创造了许多令人赞叹的人间奇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古代的“坎儿井”和现代的“母亲水窖”两大工程。
       “坎儿井”始自中国汉代,是与长城、大运河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是当地劳动人民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根据本地气候、水文特点等生态条件,创造出的一种干旱地区利用地下水源的特殊方式。“坎儿井”集中在中国西北部新疆地区的著名“火炉”——吐鲁番和哈密地区。这里干旱少雨,水贵如油,全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6毫米,蒸发量却超过3000毫米。当地人民巧妙利用盆地优势,将附近雪山的雪水资源通过竖井、暗渠、明渠、涝坝(蓄水池)等一系列复杂工程将其逐步引出地表,从而形成一套独特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使灌溉不受季节、风沙影响,水分蒸发量小,且流量稳定,极大缓解了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经过世世代代的辛勤劳动,目前当地“坎儿井”多达1200多条,总长超过5000公里,灌溉面积占吐鲁番总耕面积的70%以上。甘冽的清泉浇灌滋润吐鲁番的戈壁,使火洲变成绿洲良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粮食、棉花、油料等,成为维系当地人民生存的生命之泉。参观过的人无不为它设计的巧妙,工程的艰巨而赞叹。它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勤劳的丰碑!
       “母亲水窖”公益工程则是当代中国人民汇聚爱心、博施济众、播撒希望的爱心创举。针对中国西北部部分省份极度缺水、乡村地区人畜用水几乎全靠人工水窖蓄集雨水的现状,中国全国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电视台2000年12月联合发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组织实施了“母亲水窖”工程,面向社会募集善款,为西北缺水地区捐修混凝土水窖,有效蓄积雨水,解决当地农村家庭饮用水困难。随后,工程内容由早期的以家庭为单位建设集雨水窖,逐步发展为以水窖为龙头,集沼气、种植、养殖、卫生、庭院美化等为一体的“1+N”综合发展模式;从重点解决群众生活用水困难到解决生产用水,积极推广并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截至2014年底,“母亲水窖”在以西部为主的25个省(区、市)修建集雨水窖近13.9万口,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670处,直接受益人口250万人,项目投入资金达8.5亿元。2011年,工程延伸开展了“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在22个省(区、市)的428所农村中小学校投放4740余万元,新建、改造安全饮水和卫生设施,配备净水设备,组织健康教育,受益师生26万余人。亚洲开发银行在《国家水行动--中国》中专题介绍了“母亲水窖”做法,称赞它是保证干旱地区人们安全用水的令人称奇的努力。世界银行、联合国国际组织也在多篇报告中肯定了“母亲水窖”解决干旱缺水人们生活困难的重要作用。
       虽然近十年坦桑年均降水量高达1071毫米,即使最干旱的多多马省年均降水量也有570毫米,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蓄水设施,坦桑仍然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瓶颈。中国“坎儿井”和“母亲水窖”的做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希望通过中坦携手合作,在坦桑尼亚打造适合当地情况的蓄水灌溉工程,为当地人民造福。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