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坦友好纪实”有奖征文优秀作品选登之六——《老司机们的二三事》
路沛羲,中土东非有限公司工程师
2019-08-26 15:07

  2015年初,我来到非洲常驻的第三个国家-坦桑尼亚,开启了充满故事的坦桑尼亚记忆。四年来,我发现当地司机们爽朗的性格和幽默的态度中总是不经意间闪现生活的智慧或者是无厘头的搞笑,一个个都是段子手,朴实的话语中隐藏着的都是让人忍俊不止的段子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坦赞铁路二代”——哈乌里

  司机哈乌里,今年46岁,一个在坦赞铁路项目部大院长大的优秀雇员,他的父亲曾参与过坦赞铁路建设,算是地地道道的“坦赞铁路二代”了。从当年的机修工到现在的车队主管,他已经在中土公司工作近二十年,对公司大小事务如数家政,各种八卦了如指掌。

  

  “老板,你也踢足球啊,你估计踢不过我”,

  我看着他几乎要贴到方向盘的肚子:“肯定的,你是力量型选手。”

  “老板,我是技术型的,以前踢过俱乐部呢”,

  “嗯!什么时候”,

  “我十几岁的时候吧”,

  “……”。

  “老板,你有几个孩子”,

  “我有一个儿子”,

  “太少了,老板,我有6个孩子,还想要更多”,

  “难道你要自己组个足球队,11个人”,

  “老板,好主意啊,我要加油,在过几年就有哈乌里足球队啦,欧耶”,

  “足球队还需要替补的”,

  “老板,我可以多娶媳妇,你不行”,

  “你养活的起么”,

  “所以老板你得给我涨工资啊”,

  “……”。

  “中文歌曲爱好者”——阿布达拉

  司机阿布达拉,今年45岁,已经在中土工作18年,有3个可爱的孩子,算是中文歌曲的忠实爱好者,偶尔还能来一两句凤凰传奇。

  

  “老板,这次出差去几天,周末不想加班啊。”

  “不一定,三天吧,事情顺利就早点回来。”

  “老板,这车其实该保养了,这样对车不好,……(以下省略一万字)。老板,你怎么不说话”

  “不好意思,我刚睡着了”,

  “没有啊,老板,我看你眼睛还睁着呢”,

  “.…..,你为啥要看我,好好开车”。

  “阿布达拉,你在唱啥”,

  “老板,你没听出来吗?给我一杯忘情水”,

  “天哪,你从哪学的”

  “老板,车上CD放的,我学的,就是不知道啥意思,能不给我解释下”,

  “.…..”。

  “阿布达拉,开车打电话不安全,安全第一”,

  “好的,老板,没问题”,然后把车停路边打电话,

  “……”。

  “西装革履洗车员”——艾斯曼尼

  司机艾斯曼尼,今年40岁,在中土公司工作5年,有3个孩子。每天西装革履皮鞋领带上班,勤于洗车,每天至少一洗,下雨天也不放过。我一直觉得车漆就是被他洗掉的。

  

  “艾斯曼尼,洗车不用这么频繁,太浪费水了”,

  “老板,车一定要干净,你每天见的都是大人物,这是公司形象”,

  “……”。

  “艾斯曼尼,你为啥每天西装革履的”,

  “老板,我穿西服,别人一看就知道咱们是大公司了,专业,国际化”,

  “……”,我看着自己的休闲鞋和短袖,感觉到了自己的不专业。

  “老板,你周末如果不工作都干嘛?”,

  “待在屋里看电影吧”,

  “为什么不去酒吧呢,找点乐子”,

  “……,我结婚了”,

  “天哪,老板,去酒吧就和吃饭一样,可以和朋友聊天,天天工作会变傻的,你看你头发……(省略一万字)”,

  “……,闭嘴”。

  四年时光恍如白驹过隙。

  哈乌里自学了管理学,现在已经是车队主管了,把司机们管理的井井有条,公司给他配了摩托上下班,大儿子已经在多多马大学攻读律师专业。哈乌里的父亲辛苦一辈子就盖了两间小房子。哈乌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达市城郊买了一英亩地,盖了五间大房子,还在扩建中。他一直说是中国人的勤劳带动了他,教会了他照顾家庭,储蓄过日子,让他可以为哈物里足球队奋斗。

  阿布达拉终于建起了自己的房子,学会了更多的中文歌曲,用中文“教训”人也很得心应手。目前计划找个孔子学院的女朋友,练习中文。阿布达拉也开始攒钱,他想送自己的孩子去私立学校,以后长大在中土工作,这样能过更好的生活。我惊讶于他的回答,他说司机们一起聊天总结出来的,像是哈乌里,他的父亲在坦赞铁路和中国人一起工作,不用忍受饥饿,有了容身之所。哈屋里在中土工作,住着大房子,儿子已经上了大学,这是他以前无法想象的。“我想和你们一起改变自己的生活”,阿布达拉看着我认真的说道。

  艾斯曼尼,因为私自拿走我车上一瓶酒被开除了。被发现后,他找到我说:“老板,我们都是人,都会犯错误,上帝会原谅人们所犯的错误,请不要开除我”,“我的朋友,上帝是神,我只是个人,祝你好运”,算是和平分手。后来他换了一家中国公司,依然西装革履。上次在街上遇到他还热情地跑过街道来打招呼握手,介绍我给他老婆:“我老板是个非常好的人”。

  四年的时间,我努力工作,也获得升职加薪。学会了用斯瓦希里语打招呼;外出尽量穿西装,提醒司机把车洗干净;车里放着斯瓦希里语的歌;周末约着当地朋友酒吧小酌;偶尔想想是不是该要二胎了。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这些普通的司机和我,都是中坦交往的参与者,更是中坦友谊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正是有了他们,才能把贵重的货物及时送到现场,出差时可以安心在车上睡觉;正是有了我们,他们学到一技之长,通过自身努力改善了生活,甚至改变了命运。

  哈乌里在获评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颁发的“爱岗敬业奖”时说的一句话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中国,已经在我的血液里了;中土,也在我的血液里。

  十年非洲,不凉初心,送给自己。祝愿中非友谊之花更加绚烂!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