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坦友好纪实”有奖征文优秀作品选登之四——《一位“泥腿子”的坦桑情怀——中国农业技术转移故事》
王骞,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2019-08-22 14:33

  八月,赤日消退,气候宜人。我和同事李贤辉驱车前往莫罗戈罗达卡瓦“万亩粮田”。刚下车,沉甸甸的稻穗扑面而来,承载着农夫的希望,传递着丰收的喜悦,黄澄澄的稻穗随风飘逸,金浪滚滚,衬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不远处传来稻谷收割机马达声,七八位农夫在田边公路马不停蹄地忙碌着,为稻谷定量、打包、堆码,然后一袋一袋扛上坡梯,顺序放进货运车厢。一会儿功夫,满载的货车消失在茫茫田野,驶向远方……

  

 2018年8月16日_王骞和李贤辉在莫罗戈罗省达卡瓦镇“万亩粮田”实地调查当地水稻产量情况,农夫们正在为刚刚收割的稻谷定量打包

         这时一位农场主,迈着自信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急切地伸着厚重的双手分别握着我们:感谢你们,感谢中国技术,中国技术给我带来了满意的收获。

  “产量可以,没问题了”。李贤辉内心的牵挂又一次释怀。从“万亩粮田”回来,他直奔试验地,与工人们一起拔秧、洗秧、捆秧,招呼“农机手”施肥、耙田。他在准备下季水稻高产示范田,为培训学员提供试验田,为农户观摩学习提供示范样板。

  李贤辉是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首批派遣的专家组成员之一,从示范中心第一天开垦荒地种植水稻,一直坚守到现在,每天都会围绕试验田走上几趟,查看秧苗长势,管控本田肥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经常下田,成为典型的“泥腿子”,在坦桑尼亚八年,只做同一样事,铸就了他独特的坦桑情怀——看到农民丰收,心里才踏实。

  他在这里“教农民种水稻”,从育秧、施肥、管水,到收割、凉晒,让农户增产又增收。在试验田里,利用有限的地下水,坚持雨季和旱季连续种植,上季收割后准备下季,让学员们一年四季都有学习实践场所。

 2018年8月17日_李贤辉在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莫罗戈罗省达卡镇)试验田,指导工人准备次日的移栽秧苗

  为了让当地小农户采纳中国技术,他走遍了坦桑尼亚的多个农业省市,踏遍了许多村庄和稻田,留下了无数足迹,邂逅了无数庄稼人,经历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2010年底,位于莫罗戈罗省达卡瓦镇的示范中心基础设施落成,李贤辉跟随团队到来时,摆在眼前的任务是将灌木丛生和遍布树根的生地改为田块,然后种水稻、种玉米、种蔬菜、种果树,以迎接次年4月示范中心的正式移交重要活动。这是展现中国农业技术优势的绝佳机会。

  水稻是当地主食之一,那么,水稻高产试验田必须成为重要活动上的亮点。让水稻高产,中国农业专家具有丰富经验,但是,问题来了,在灌木丛生的旱地种水稻,效果令人担忧。还好,办法总是想出来的,经过大家分享经验,李贤辉一边组织旱地育秧,一边指导砍树、刨树根、平整田块,买羊粪、牛粪和鸡粪等农家肥改善土质,想尽一切办法加速熟化田块,确保按时插秧。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家齐心协力,20天后改土成功的试验田可以插秧了,玉米、蔬菜等也种上了,与当地栽培方式截然不同的水稻试验田,终于展现出来。2011年4月,焕然一新的水稻栽培方式和各种新奇作物,绘制成丰盛的技术大餐,吸引了移交活动参会嘉宾的特别关注。

  首次试验成功了,下一个任务是扩大示范区域,从试验田走向广大农户,先开展培训和示范,再进行实践和指导,带动农户们采纳新技术。2012年开始,接受培训和经历两季水稻高产示范观摩学习的农户,纷纷称赞中国技术好,逐步开始小面积采用,有的增长50%以上,有的实现产量翻番,都获得了丰厚回报。

2018年8月18日_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莫罗戈罗省达卡镇)工人在试验田采用中国水稻栽培技术插秧,为培训小农户做示范样板 

  达卡瓦“万亩粮田”有水源保障,一批农场主率先规模化采用这项技术,连年增产增收,它也成为示范中心推广新技术的晴雨表,李贤辉有空就会去看看。

  可是,有一位农户祖玛(Juma I. Makundusi),他在“万亩粮田”旁边Kwa Mhunzi村,参加技术培训多次,也经常到试验田观摩学习,但一直没有尝试新技术。从2012年到2013年,李贤辉反复给祖玛做思想工作,请他尝试新技术,始终不为所动。有一次,李贤辉似乎看出了祖玛的心思,便再次找他交流,祖玛说话了:你们这项技术,他们都用上了,都说好,大家也看到了,但是我还是有点担心,你看,单独育苗,花时间,在空田里施肥,太浪费,请人插秧,成本高,划不来。

  遇到老顽固了,怎么办?2014年雨季,李贤辉找到祖玛:你留两块田出来,我负责安排育秧、施肥、管水、除草等事情,你负责落实到位,收割时低于原来产量的差额我赔。

  终于,祖玛开窍了,在半信半疑中同意接受试验。李贤辉为祖玛分解技术,把秧田准备、起垄、播种、平整大田和施底肥、拉绳插秧、肥水管理、除草除杂等每个步骤以表格列出,督促祖玛严格执行。

  5个月后,双方现场收割称重,奇迹出现了,祖玛两块田的稻谷总产量,比之前翻番还多,祖玛笑了,为李贤辉竖起大拇指。从此,祖玛一直采用这项技术,从未间断。这段中国专家攻破老玩固的故事,在示范中心传为佳话。

  后来,祖玛对他人说,终于理解了李贤辉的良苦用心,其实中国技术看起来复杂,甚至不可思议,实际上有规律、有步骤,前期打好基础,后期管理轻松;增加产量后收益大大提高了。

  李贤辉经常讲,推广新技术就这样,有了培训和示范,农户终究会接受,这么多年了,他跟坦桑尼亚产生了特殊情怀——看到水稻低产田,就想帮助改变一下。

  现在,这项技术已经推广到6个省以上粮食产区。李贤辉在继续耕耘着,受益农户在不断扩大。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